一,IELTS學術類閱讀概況
從IELTS開始進步的基本軌跡可以看出,學術類考試的權威地位是至始至終的。然而國內引入IELTS考試的遲緩和改革開放以來(亦可追溯到1949年以前)中國英語教育的盲目崇美使得托福,GRE考試名聲大噪,而IELTS雖然具備相當幽雅的名字,但卻沒辦法與留美考試比肩。更讓人憂慮的是,不少靴子已然將托福等考試作為測試自己英文水平高低的唯一標尺。美風東漸,國人知道IELTS考試的熱望,也隨著著留學英聯邦國家的熱潮而漸漸強烈。當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等大學都一直需要申請著提供IELTS成績時,大家才漸漸認識到世界上才存在著如此一種同樣權威,全方位的留學考試。
IELTS學術類挺立部分及口試部分一移民一致,閱讀部分,與協作部分則完全不同。特別是閱讀部分,密集的文章和變幻莫測的題型常常令學多自恃橫行托福的考生不知所措,鎩羽而歸。本人依據在新東方學校教授IELTS學術類閱讀所積累的技巧,現就以下問題做簡明講解。
1IELTS學術類閱讀與托福,GRE等考試有什么區別
(1)文章長度及考試試題:IELTS學術類閱讀由3篇獨立的文章組成,據統計文章長度最短700- 800字,最長達1500字,相當與3篇以上的T文章。I的3篇文章包含有8中左右的題型(最近的考試主要包含5中題型),共有38-42道題目。今年國內的所有考試都是40道(20017月前),T則是由5篇文章50道考試試題組成(全是客觀命題,即多項選擇題)。
(2)考試時間:時間(timing)的定義對于I和T兩種考試同等要緊,但兩者相比I更難。I的每篇文章前都有提示考生須用20分鐘完成考試試題,3篇文章共需1個小時。因此提升閱讀速度或者學會方法以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考試試題已經成成功是不是的重點,新東方的課程設置也將此作為重點強調,并在課堂上模擬限時訓練。正式考試時,考官每隔20分鐘會報時以提醒考生注意合理安排時間。T考試規定55分鐘完成考試試題但不主張每篇文章都耗時,由考生自己學會時間。
(3)命題思路:因為英式教育與美式教育的不同,在英國傳統教育中,通過有效而且很多的閱讀經典作品并結合自己看法及科學背景寫作論文是所有檢驗教育效果非常重要的方法。因此I文章雖然長度驚人,但題目所涉及信息量的排列是有規律的,讀任何文章都需要學會其中的勢必原因,如人文科學中的時間,地址,學者看法,自然科學文章中的現象,發生是什么原因,科學進步的趨勢等,這類文章種類與基本結構對考生而言是何等要緊。T重點考生閱讀文章時不論主旨及細節的學會程度。并將一些基本的技能也列為考查范圍,如詞語,依據上下文判斷等等。文章也大多限于北美的人文地理歷史及自然科學等方面。
(4)三種考試的作用:在英聯邦國家,無論預科,本科還是研究生都需要以IELTS成績作為衡量標準,一些知名院校的MBA也需要低于630分的GMAT成績。而在美國就讀商學院需要經過GMAT考試,同時大部分研究生還需要申請者通過GRE考試而且無論托福GREGMAT都與考生的入學獎學金有很直接的關聯,考取高分就等于創造了贏取獎學金的高機會,因此才會出現這樣子多的滿分或接近滿分。而IELTS不可能達到滿分,分數高也不可以使申請者有機會贏取獎學金,只是證明其英文水平達到某一程度。獎學金在英聯邦國家是稀缺資源,頒發的規范第一是申請者的學科及申請者已經或者以后可能獲得的收獲。
2I的基本文章種類及出處
(1)關于歐洲及世界社會進步,經濟情況,科學動向與文化交流的文章
自1995 年I考試的題型做出重大改革將來,有兩條原則就被命題的劍橋大學考試委員會反復強調非專業原則和國際化原則。為了使不同地域,不同政治經濟體制,不同膚色,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平等且毫無理解困難地參與I,法律及專業性較強的醫學,生物學,哲學,文學,藝術等的文章已經不再作為I的考查范圍。就可能涉獵的文章種類而言,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常常作為考試知識點出現(有一點提醒大伙注意,I只有種類的重復而不大可能有內容上的重復,但今年國內出現了文章及題型完全重復的現象)